网络安全法完成修改,将于2026年1月1日施行

发布日期:2025-10-28 浏览次数:16


10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网络安全法的决定,修订后的法律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2016年网络安全法制定以来的首次重大修改。


此次网络安全法的修改,适应网络安全新形势新要求,重点强化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加强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协调。


回应人工智能治理和促进发展的需要,修改后的网络安全法明确,国家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训练数据资源、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和安全监管,促进人工智能应用和健康发展。


修法背景与审议过程


网络安全法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自2017年6月1日施行以来,在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网络强国战略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 2022年9月,国家网信办启动修法程序,发布《关于修改〈网络安全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 2025年3月28日,国家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再次征求意见稿)》;


  • 2025年9月8日-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随后于9月12日至10月11日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期间;


  • 2025年10月24日-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并于28日正式表决通过。


修法重要意义与未来影响


这次修法体现了网络安全治理理念的与时俱进。法律修改坚持了促进发展与保障安全相结合的原则,既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又注重促进健康人工智能发展。


一方面,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的相继出台,网络安全法的修改将加强与这些法律的制度协同,解决法律实施中的协调性问题,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更加完善的法治保障。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既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前所未遇的风险挑战。网络安全法将增加关于人工智能安全与发展的框架性规定,从源头提升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实力,实现技术创新与安全可控的平衡。



新法实施日期定为2026年1月1日,这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留出了充足的时间进行适应性调整。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安全法的修订实施正是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构建安全有序网络环境的关键一步,可以预见,随着新法的实施,我国网络空间治理法治体系将更加完善,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欢迎咨询技术员:18122022417